春耕备耕进行时——四川供销在行动系列报道③
春耕备战“粮草足”
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必答题”
内江市供销社
2025年,内江市供销社系统抢抓春耕关键节点,切实做好春耕农资稳价保供工作,开展多类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全力以赴抓实打好“春耕备战”。
1、打好春耕“主动仗”
全市供销社系统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市、县级供销社分别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科(股)室负责人和农资企业为组员的农资应急保供专班,全力做好全市系统农资储备工作,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资质量检查行动,确保农资商品品质优良。组织召开春耕备耕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农资保供稳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优选4家农资企业作为全市农资重点保供企业,实现农资货源及早调运、及早到位。
2、健全农资“供应网”
全市供销社系统搭建以农资龙头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级为终端的县域农资流通服务网络,构建起县有农资经营企业、镇有农资配送服务中心、村有农资便民店的三级农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确保农资质量。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有农资企业10家,从事农资销售基层社58个,农资经营服务网点724个,经营服务网络覆盖全市70%的乡镇;今年1月,销售复合肥、尿素、碳铵等化肥1.27万吨,水稻、玉米等种子作物16吨。
3、严防农资“价格战”
通过开展政策性化肥商业储备带动社会储蓄,目前多家农资企业联合储备化肥1.17万吨,可随时调运备货,为经营网点提供质量稳定、品种丰富的农资,全力保障春耕用肥需求。为避免农户受到农资“价格战”影响,市社实行农资“半月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各农资网点尿素、碳铵、复合肥和磷肥等主要化肥批发和零售价格,实时跟踪全市区域化肥价格涨跌。
4、当好农业“服务员”
组织成立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专班,以聚焦薄弱环节和服务普通农户为重点,大力发展全过程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从事“耕、种、管、防、收、储、烘、销”全链条社会化服务团队2个,服务面积9000亩次。充分发挥全市供销社系统组织和队伍优势,因地、因时制宜,建设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23个,开展以土地托管为重点的耕、种、防、收等综合性服务,2024年实现土地流转6.75万亩,土地托管12.7万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61.14万亩次。
抢抓农时不负春
春耕备耕有底气
德阳市旌阳区供销社
德阳市旌阳区供销社紧盯服务“三农”工作大局,紧绷“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即是冲刺”的精神状态,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激活农产品现代流通,奋力备战“开门红”。
1、做好农资保障
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依托基层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等,发扬供销社“扁担精神”“背篓精神”等光荣传统,把农资商品配送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田间地头及农户手中。推进农资供应与技术服务的有机结合,实施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柏隆镇的红花村供销社与美丰公司签订了柏隆总代理,随时都可以将农资送到农户。
深入基层调研,做好储供准备。全面了解区域种植结构、种植规模、用肥习惯、品种品牌等变化情况,加强联系、掌握市场,为储备供肥做好第一手资料。
推广“工厂”育秧,培育优质秧苗。德新镇新玉村供销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工厂化育秧车间积极储备育秧需要的营养土、稻种等,为即将开展的工厂化育秧做准备。
2、做好销售保障
依托旌供坤元农产品公司、四川幸福城乡数字农业公司的农特优产品销售店、助农驿站等载体,为城乡居民提供日用消费品、各类新鲜水果等。结合市场需求和行情,拓宽货源渠道,提升供应能力,加大粮油肉蛋奶果蔬等民生商品的供应保障力度,丰富市场供给,进一步确保农副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和价格基本稳定。共储备粮油、蛋、奶、水果干货、年货礼盒、酒及各类生活用品等物资200余种,货源储备充足,市场供应平稳有序,以供销社社有企业的担当坚守在保供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供销社企业为城乡服务的“连心桥”。
3、做好安全保障
督导检查社有企业、基层社春节后消防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落细复工复产防范措施,确保供销社系统内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加强专业合作组织调研指导,加快推进各经营主体复工复产,推进各项工作指标落实和完成。当前,相关农资经营网点、庄稼医院、出租经营门店,已全部复工,复工复产率达100%。